根據馬冬《唐代服飾專題研究》,山紋甲的來源,源自於西方傳入的鎖子甲,傳入西域是在4世紀,7世紀中期到8世紀初傳入中原(馬冬, 2006b)。山紋盛行於鎖子甲傳入中原後,因為技術以及稀少性,並未普及,原本鐵環互相套的結構編織方法或是排列方式,藝術化成為山字紋型,並且成為具有三角錐的立體或者成為一種紋飾,出現在布料或是建築裝飾上。
山紋甲確實形象最早於中原出現,應該不晚於6世紀。南朝梁張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圖》(唐梁令瓚摹,日本大阪美術館藏,圖 二.44)中,其中的危星神身著甲冑,腰腹部有明顯的山紋型,應該是目前中原地區最早的出現的山紋形象。雖然是唐朝的摹本,然而在一旁的氐星神(圖 二.45),護項的穿著扣合方式、寬大的披膊、以及全身無明光以及無多餘裝飾的中原式札甲,與北朝晚期,如北齊灣漳大墓出土壁畫的甲冑武士(圖 二.46)十分相似,因此推斷為六朝的作品並無不當。

初唐到盛唐間,山紋可見但並不流行,山西襄垣唐墓(A.D. 652)(圖 二.47),身著甲冑之武士,上半身前後著山紋甲;唐代李爽墓(A.D.668)出土陶俑(圖 二.48),腰腹部甲冑一樣是佈滿山紋;敦煌384窟盛唐天王俑(圖 二.49),腿裙即為山紋,這些例子說明山紋存確實存在於初唐盛唐間。

從南北朝到盛唐間,可以一直看到山紋甲的存在,或許受限於製作技術以及成本,一開始是以局部少量包覆身體的方式出現,少見而且不流行,大多是以繪畫的方式呈現,難見立體,亦無法知曉其詳細結構。
中唐後期,進入晚唐,山紋甲才真正開始流行起來。
日本教王護國寺毘沙門天王木雕(圖 二.50),年代約為8世紀初期由空海大師自中國引入,9世紀放置於平安京羅城門上,是目前現存少見保存完好且明顯雕出立體山紋實例圖樣的塑像。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文中也以漢字「金鎖甲」稱呼這類型甲冑,似乎呼應了本來可能的鎖子甲結構。從風格上看,這時期的山紋甲不再是以局部包裹,而是擴大到了全身,原本平面的結構也變成立體。
同時期,中晚唐的中國塑像亦呈現這樣的風格,大足石刻北山摩崖毗沙門天王( A.D.896)(圖 二.51)、山西五台山南禪寺中唐天王(A.D.782)(圖 二.52),以及與其風格相同,藏於上海博物館藏的石雕天王(圖 二.53)。而敦煌、新疆等的繪畫,亦出現了許多以山紋甲為主題的人物形象。


圖 二.50 日本教王護國寺毘沙門天王 (林树中, 2006a)

晚唐以後,山紋甲開始被大量使用,除了以立體結構出現在天王、武士塑像的身上外,更以平面、藝術化的方式成為織品的紋路,建築的元素。明代後期火器盛行,舊式的甲冑通通被具有防彈防碎片功能的棉甲所取代,山紋就僅剩下平面圖案流傳至今日(圖 二.54)。

                                                                                圖 二.54 平面的山紋

之前提到,在前人的研究中,將山紋甲歸類為鎖子甲的視覺錯認與變形,並將之後塑像中出現的立體結構解釋為一種經過轉化、藝術化後的產物,但是經過研究者的研究,立體山紋與鎖子相關,但未必是藝術化與實物的差別,相反的,立體山紋可能真的演化成為新型的甲冑。圖二.47這尊初唐的陶俑,忽略其胸背部的山文甲結構,則全身的甲片,都是實際可能出現的札甲編排方式,然而其胸背部的山紋若視為鎖子甲,則存在環圈過大,箭矢必穿,成為毫無作用環鎖甲的問題,一尊陶俑上出現四肢防護嚴實,胸背寬鬆充滿漏洞的鎧甲,並不合理,可見這種像山紋甲的紋路,可能是另一種能強度媲美札甲的鎧甲。到了宋代,這個差別更為明顯。圖 二.55為大足石窟南宋石刻,圖 二.56為北京故宮所藏北宋李公麟所繪《維摩演教圖卷》,在這兩張圖中可以看見具有圓環特徵的鎖子甲與立體山紋結構並存於作品中。這傳遞出一個訊息,即古代工匠對於甲冑結構是能清楚劃分的,如果圓環特徵的鎖子甲是實際存在的結構,那麼與之並存的立體山紋也是實際存在的結構。若這個說法成立,那麼在唐末出現的立體山紋,就有可能是獨立於鎖子甲之外的另一種結構。

以上文章摘自於:
唐代甲冑運用在服裝設計之探討-以甲冑流變形制與山紋甲為基礎/朱沅承     2017